2019年3月8日星期五

领导力,是我接下来需要去努力的方向

背景

2018年11月,大概是我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节点,在原单位当了8年多的项目经理,因公司业务调整,成立了子公司,我被抽调进入了产品岗,成为了一名产品总监,这并不是什么手握大权的大官儿,你大概可以理解成小组长,甚至目前可以管理的人员数量和项目经理相比,都微不足道。
子公司从事的是线下电商数字化的业务,主要的商业服务对象也是我们集团的主营业务实体,它本身并不是从零起步的,已经经历过大概四代核心领导层的换帅,最终由我过去的老板,也是我现在的老板来接手。所以当它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,已经是一个200个人规模的大公司了。
感谢我直接上级(后称“我的领导”)的赏识,我才有机会在职业生涯中,跳过产品经理的岗位,直接变成一名产品总监,这种独特的职业履历,也正是我今天来写下这篇随笔的原动力。

我的履历

虽然我没有实际当过一天的产品经理,也没有以产品的身份实实在在地实操过互联网业务,但是通过观察和学习,我发现互联网从业人员应有的能力和我这种半路出家的人,思维模式上并无二致。
我先做一个自我评价吧,主观地讲(可能存有自我偏见),我是一个:

  • 标新立异的人,习惯于回到问题的原点进行思考
  • 勤奋愿意解决问题的人
  • 执行力很强的人
  • 共情能力还不错的人
  • 有点完美主义倾向的人
除此之外,我的专业是计算机,也从事了十几年软件研发工作,期间是啥缺干啥,从写代码、PS、文档、PPT、摄影等都得会一点。大概也是我的这种习惯的行为模式,导致我总是能在解决眼前的问题的时候,以简单直接的方式直截了当。
举个例子:前年公司搞年会,要想做个人脸识别的签到,我的同事会人脸识别,他主要负责搞定核心科技,而我就得去弄个摄像头啥的。既然是年会吧,你干巴巴地放一个摄像头肯定是low爆了,所以当时我大概花了10块钱就把这事儿办的妥妥的:
  1. 找到一张小黄人的图片,在它的两手之间PS了一个横幅,然后把它交给打印店
  2. 将打印好的小黄人剪下来,然后将小黄人的眼珠子拿刻刀划掉
  3. 然后把摄像头放在小黄人背后,整个摄像头就隐藏起来了
这大概就是我。

我的内心

上面这样的例子,虽然一点都不难,但是要做出来,我认为至少有几个要素:
  • 愿意去把事情做得尽可能更好
  • 对这个集体和目标有更多的热爱
  • 把事情的结果和自己的个人品牌建立关联
  • 动手能力要过关
我的过去如此,大概我的现在也如此。
作为一名下属,我觉得是我这种遇事迎头解决、全力以赴的方式,让领导一次又一次更加信任地将事情交给我。但是我不是万能的,我一定有解决不了的事情,这时候我的另一个经验就发挥了作用,我会尽力将我的困难及时地向上反馈。从协作网络的角度讲,我应该算是一个合格的网络节点。而这些认知,也大概变成了我对别人的期待:
  • 在成为一名专家之前或者同时,你需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网络节点,这样才能在一个组织网络中,让组织的效用最大化
  • 既然是网络节点,就需要快速、准确地传递信息,不论是你能做到的,还是不能做到的,都需要及时反馈
这就是我内心的一些价值主张。

新公司

回到我的新公司,一个既新又充满历史的组织,新是因为对于我是新的,顶层boss是新的,管理思路是新的,旧是因为人是旧的,思维模式是旧的,具体执行的组织结构是旧的,遗留的系统是旧的。
这里的新旧,不是我作为好坏评判的标准,所以暂且忘记哪些是旧的,哪些是新的。
单纯讨论公司的架构,可能需要我铺垫太多跟公司相关的背景知识,你才能做更进一步判断,那么我就从我们做出“产品”的团队,来向你描述我们的组织形式。
我们的产品,大多并不大,从形态上,你可以理解为像微信这样功能相对不是特别臃肿的形态,从用户规模上,你倒是也不用太在意,如果数量庞大,大概公司也就不会经历四轮换帅了。还有一些产品的形态,像是一个短期的活动,你类比一下美团搞个朋友圈裂变?又或者是一个在线抽签的小程序?虽然外在形态上不复杂,预期用户规模也不大,但是因为历史原因,我们有面向几亿用户的架构设计,我们的服务之间也是尽可能松耦合。如果公司是一步一步发展成现在这样的,我们大概会称它为过度设计,但既然是已成事实,那现在倒是也是一套不错的规范。
在描述组织形式之前,我花了这么一大段来写产品的目标,是因为我认为组织之所以有各种不同的形态,是因为没有一劳永逸的组织,它是人和目标之间妥协后的一个结果。
现在的组织形式分两个维度,按职能分:
  • 产品团队:定义产品、设计产品
  • 研发团队:前端研发、后端研发、大数据研发、算法研发、测试、外包
  • ------ 没有运营?对,目前并没有,所以谁操心谁来……
按产品分:
  • 产品1:产品总监、产品经理、研发、测试
  • 产品2:产品总监、产品经理、研发、测试
  • ……
  • 在最顶上还有一个领导,负责这个事业部的战略、资源、决策、对外撕逼等
但是完成最终的产品除了上面这些同学是不够的,前面介绍过,我们是一家大公司,有面向几亿用户的架构,所以在我们事业部外,还有UED、大数据团队、服务器管理团队等,这些也都可以理解为基础资源。
够了吗?还不够的,因为我们的产品也不是孤立存在的,我们一个事业部下面的产品1、产品2,可能是互斥的,可能是互补的,目标通常也都是服从事业部总体战略的,但整个公司,其实有一个更宏观的战略。就我们公司而言,我们对外统一有一个小程序,而我们的产品1、产品2,当然也不是所有产品,大部分也都是在这个小程序下面的,你可以理解成不同的功能或者模块。而这里说的小程序,是另一个事业部。
至此,我所描述的关于组织形式,甚至包括我们的“地形”也和你描述清楚了。

现状

我觉得任何主观地评论都不如客观地陈述更适合我这种管理学菜鸟,但我可以把我看到的写下来,咱们一起讨论。

案例A:

现在产品经理会负责定义产品,并获得产品总监的认可,然后和研发、测试的同学宣讲,研发的Leader会同意研发的同学接手这个项目,并自行确认研发细节和产品的同学沟通,同时测试的同学会形成测试用例,并和产品的同学进行确认。前面提过,我们没有运营,而且我们的产品同学表示,我们不会。
虽然他们嘴上说不会,但是他们可能更多想要表达的是不愿意,他们所指的运营,可能更多的是产品上线后的推广和使用。至于产品形态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,他们脑子里有个简单的雏形,也基本都通过实际行动体现在产品中了。为了便于读者理解,我这么类比你可能更容易理解。以一个公司撒钱发红包的例子来说,用户需要扫一个二维码,然后微信发个红包给用户,这里需要有线下二维码,他们会在大街小巷出现,它应该是呈现在一个易拉宝上面的,然后放在路口而不是放在垃圾桶后面。到这里,我们的产品同学大概都能想明白,但是,具体这个产品,是否要有个活动主题,是应该结合春晚还是结合元宵晚会,奖品是每次扫码都给吗,还是扫几次给一次,还是多试试做个ABTest?这些是我们的产品觉得不应该去思考的。
这大概是关于如何造出产品的一个案例。

案例B:

产品总监(我):我觉得有个问题咱们讨论一下哈,咱们这个项目虽然形态上是要发红包出去,但是我们其实对收上来的数据是有要求的,我们要求同一个用户,要领多次红包,这样的数据才对我们的数据建模有帮助。我们之前有个假设前提,是用户都是贪婪的,用户会到处去找不同的二维码扫,但是用户第一次在我们的产品里面领取到红包后,我们并没有任何提示让用户去扫第二个,那么按照大部分产品,比如支付宝的用户习惯,用户可能扫完就走了。因为线下活动的条件限制,我们只能在收银台摆放我们的二维码,这就导致这些二维码的曝光率会大大降低。既然是收银台,那么正常的用户行为,可能是一次游逛,仅去了一次收银台,那么用户去下一个收银台就缺乏动机,我们就得把这样的动机,在我们的产品里面表现出来,我们不指望那些不喜欢钱的用户去领,但是我不能让那些其实想要领钱,却因为我们没有告知他,导致他压根不知道居然还能再领钱的事情发生,举个简单的例子,我们在领到钱之后可以给一个用户提示,让用户知道。从这点讲,我们现在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,否则真的数据收上来,质量不行,咱们这笔钱就白花了。
产品经理:我们现在的产品就两个页面,没有地方可以加什么提示了,真的加了,也没有人看的。
产品总监(我):我只是希望你想一想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,不一定是我说的在扫码后加个提示。
产品经理:我觉得你想要让数据有效,你就得砸钱啊,你说数据不好看,你就砸时间长一点,你现在只有两万块钱,我当然没有办法保证质量,我觉得有人扫这个红包,这个产品就是个好产品了。
产品总监(我):你知道我们现在客观情况是不可能无止尽砸钱进去,而且好像并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,而且我的权限也改变不了这个钱的多少。但是我觉得目前这个产品有很多可以做的事情:
  • 在你的扫码二维码上,把咱们缺失的信息传达出去,也是一个简单实际的方案
  • 在你的页面末尾加个提示,也是可以的
  • 在你的页面前置一个今日扫码资格次数,也是电商常用的伎俩
  • 或者你做个应急预案,咱们就算现在不改产品,也可以在上线后实时监控数据,如果数据不行,我们可以把这批用户的手机号拉出来,给他们群发短信告诉他们还可以再去别的门店领钱,这也是个方案,不过如果要这么做的话,我们现在就得提前让研发的同学准备查询语句、找短信网关的同学去协调资源,到时候怎么看,什么时候需要启动这个策略也都需要提前明确。
我们估计也只有这么一次撒钱的机会,我们都不希望这个东西因为数据不行再做第二遍,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,人家只会认为我们的产品有问题对吧?
产品经理:继续辩解……短信也没人看、不会领的人就是不会领、第一次数据我觉得不好很正常、一开始让我做这个的时候,我就提出来了,这个东西不可能数据会好,你又没有钱,你要做这种砸钱的产品,你有钱了再说,你想要数据好,你就多申请点钱啊。
产品总监(我):就这样吧,我觉得咱们上不上线感觉意义不大了……
产品经理:最好别上
产品总监(我):(冷静了一会)你这么理解啊,如果用户扫一次,我们算是解决了拉新的问题,但是第二次、第三次再扫,其实是解决我们产品活跃度的问题,如果我们大部分数据没有这样的活跃度,我们的这个方案,就还需要去优化。
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地循环讨论,然后大概在我的领导路过之后,这个话题变得缓和了一点,后面会怎么样我还不清楚,我非常期待有一个比我想出来的方案更好的方案,或者哪怕是上面的方案,也尽可能落地一点。
这大概就是一次真实的交流,当然,有时候我会被说服,因为人家说的很对,我也虚心接受,或者在讨论时,我意识到自己追求的那一点完美,似乎无伤大雅,我就自动终止了。

案例C:

产品总监(我):嘿,我也不太清楚你们实现后的细节,你给我说说憋。
前端研发:好啊,我给你说一下,%*&(**(……)*——
产品总监(我):对哦,我确认一下,这个LBS信息你记录了没有啊?我要手机的LBS,你们不要弄错了哟。
前端研发:哦,这个我不知道啊,不是我记录的,是后端的同学。
产品总监(我):那你回头帮我和他说一下吧。回头如果我们被薅羊毛了,这个数据可能会很有用。
前端研发:记录这个干嘛,咱们产品是为了发红包,这些无关的就不要了。
产品总监(我):呃%%%%%,再见

这里我做个检讨,我们产品团队,并没有在一开始,刻意去强调应该记录的内容、字段,以及这些数据的用途,可能我们讲清楚了项目的目标、暴露给用户的功能,却漏掉了最后在后台要做分析所需要的这些素材,但这些数据一旦没有存,在未来想要复盘的时候,将出现重大的缺失,虽然凭借我们的聪明才智,总能把后续的“总结”工作做得很完美,但我还是希望未来将这部分需求定义,也作为前期沟通需求的一部分,提前加进去。
当然,上面这位前端的同学这么说,除了因为和我太熟了之外,也客观暴露出一个问题,那就是前端潜意识认为,我没有做错什么,因为我做的都是产品的同学让我做的,所以我不接受修改。

故事先讲到这里,这大概就是我所要破的局。
你有什么高见?